税收优惠 助南岸企业渡难关

本报讯 (记者 李诗韵 通讯员 郭云霞)连日来,每晚10点,重庆厚元汽车配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厚元汽配)的生产车间里依旧灯火通明,自动化设备不停运转,辅助工人熟练操作着设备……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让企业总经理吴志刚感慨良多:“是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为企业雪中送炭,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厚元汽配是一家致力于座椅连接件、装饰件及功能附件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过去几年里,该企业不断挑战和打破跨国企业对这个细分领域的垄断,一步步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
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厚元汽配被迫“急刹”,订单为零,生产暂停,而人员薪资、厂房租金、固定资产折旧等支出照旧。一季度末,该企业的周转资金已捉襟见肘,运营举步维艰。
了解到企业情况后,重庆税务部门工作人员主动打电话宣讲政策,企业决定尝试“以税授信”,用纳税信用成功申请到一笔信用贷款。
“‘银税互动’项目的280万元贷款很快就到账了,极大地缓解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压力。”吴志刚说。
国家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的红利也逐渐显现,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厚元汽配不仅享受研发费用75%的加计扣除,还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预计全年减免企业所得税47万元,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全年可减免11万元。此外,企业还享受稳岗补贴、厂房租金减免、贴息及担保费补贴、市区两级拨付的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与应用研发专项项目资金等40余万元。近100万元的各项政策红利为企业渡过难关提供了支持,让企业在困境中仍坚持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
“即便缺席了二三月份的销售,今年企业也实现了逆势增长,并且陆续申请了近10项国家专利。”吴志刚介绍,企业持续加大工业自动化的投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逐步拓展市场。
截至10月底,厚元汽配今年销售额已超过去年全年,并连续5个月同比增长100%。随着订单需求的增多以及生产规模的扩大,企业还陆续招聘了24名员工补充到研发、生产、行政等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