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500年前的生态 创造50年后的生活 广阳岛智创生态城:智慧生态协同创新之城

聚焦生态、面向未来;智慧创新、协同发展。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十四五”开局之年,广阳岛智创生态城示范建设迎来全面发力之年。
南岸区、重庆经开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突出“六个示范”,全面提速项目建设,加快改善生态环境,全力提升产业能级。
广阳岛智创生态城建设持续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
生态之城
守护生态屏障厚植绿色本底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重庆市委、市政府紧扣广阳岛“长江风景眼、重庆生态岛”定位,规划布局168平方公里的广阳岛智创生态城,2019年4月,经国家长江办批复同意开展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中国第一个生态之城、未来之城应运而生。
这里拥有长江上游第一大江心岛——广阳岛,江、山、岛、湾、峡、滩、湖自然天成。按照市委、市政府及广阳岛片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建设领导小组要求,结合《广阳岛片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南岸区、重庆经开区统筹谋划广阳岛智创生态城发展战略和五年行动计划。
2020年以来,南岸区、重庆经开区高水平谋划、策划、规划、计划“四划”合一,聚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着力将广阳岛智创生态城建设成为“两点”的承载地、“两地”的展示地、“两高”的体验地。
为此,重庆经开区系统开展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厚植绿色本底,将广阳岛智创生态城采取“护山、理水、营林、疏田、清湖、丰草”等六大策略,把自然引入城市、让城市融入自然,以生态引领建设、用建设彰显生态,使广阳岛片区再现开门见绿、推窗见景、天人合一的长江生态画卷。
示范之城
深度融合产城景人文
如何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实现产城景人文深度融合?
重庆经开区坚持生态为本,人文并重,将以景引人、以产聚人、以人兴城、以城兴文,深入挖掘广阳岛智创生态城山水、民俗等领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大主题民宿、特色餐饮、乡村旅居、创意农园等乡村旅游新产品开发力度,鼓励支持商旅文体农联动发展,致力实现产城景人文融合发展。
据了解,广阳岛智创生态城将构建“一岛一湾三片两带”(广阳岛、广阳湾、东港片、迎龙片、通江片、兰草溪巴渝风情带、明月谷巴渝风情带)的空间格局。岛内布局广阳岛国际会议中心、大河文明馆、长江文化书院,打造“生态达沃斯”,岛外布局长江生态文明干部学院、长江生态环境学院、千里广大文旅综合体、“巴渝乡村”乡愁体验园、“绿色家园”智慧社区,绘就巴渝版现代“富春山居图”。
按照广阳岛片区总体规划,重庆经开区邀请了北京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等国内外5家高水平单位(联合体)积极开展广阳岛智创生态城城市设计,同步推进生态环境、综合交通、市政设施、智慧城市、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11项专项规划编制,统筹优化空间格局和功能布局,描摹生态绿色画卷,营造智慧创新未来场景。
日前,广阳岛智创生态城首个生态修复项目,茶园大道生态修复项目正式启动。项目位于广阳岛生态城南部,西起南山隧道出口,东至迎龙立交,全长9.6公里,如一条城市绿带展示生态城“景城合一”形象。项目完工后将提升茶园大道沿线人居环境绿化质量,打造城市绿廊。
创新之城
打造绿色产业“样板间”
智创生态城,发展在于产业,产业兴则城活。
作为广阳岛智创生态城建设主力军,重庆经开区围绕“智聚、智联、智创、智造、智享”的总体部署,依托中国智谷(重庆)科技园建设,围绕“生态+”“数字+”,大力发展大生态、大数据、大健康、大文旅、新经济“四大一新”产业,重点培育基地(重庆软件园、重庆市5G产业园、重庆密创基地)、总部(全国性、区域性总部)、中心(研发、评测、结算、金融中心等)。
随着数据治理、应用示范、产业融合等工作的重点推进,重庆经开区激发智慧城市建设新需求,建设数字经开、智慧经开,构建绿色产业发展样板间,全力把广阳岛片区打造成智慧之城、创新之城。
在刚刚结束的西洽会期间,广阳岛智创生态城“云签约”15个项目,金额近270亿元,还集中开工了11个重点项目,涵盖数字经济、绿色生态、大健康、科技创新等多个领域,汇聚绿色产业,再次提速广阳岛智创生态城建设。
自2020年4月以来,重庆经开区开展“三年行动计划”,拟实施52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000亿元以上。未来,广阳岛智创生态城将以“天人合一”的价值追求和“知行合一”的人文境界,彰显山水自然之美、人文精神之美,保护青山绿水、留住最美乡愁,谱写百姓富、生态美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