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导航
您的位置: 首页 > 经开动态

绿色制造新标杆!重庆美的制冷实现销量增、碳排减双赢格局

日期: 2025-08-19
字体:

厂房顶上的光伏板如蓝色铠甲覆盖,车间里的智能机器手替代了传统人工,绿色循环智能制造产业园加速建造——重庆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美的制冷”)正以科技力量重塑制造业的绿色基因。

816日,重庆美的制冷厂区内迎来一批特殊访客——“活力中国调研行”重庆主题采访团。当记者们看到电子屏上跳动的数据——产品销量年增15%,碳排放强度却下降32.5%——纷纷举起相机记录这打破传统增长逻辑的“绿色奇迹”。

循环革命:百亿级产业园的生态蓝图

调研行活动当日,美的集团首个绿色循环智能制造产业园的建设现场正热火朝天。这座总投资逾10亿元、占地15.5万平方米的产业园,自78日开工以来已初现轮廓,预计20266月底交付。

在重庆美的制冷总经理陈晓光的规划中,产业园将实现资源“从回收到再生”的全链路打通:绿色循环板块配置冰箱、空调、洗衣机等9条拆解线,年处理300万台废旧家电,形成1.7万方行业最大智能立体库;智能制造板块则是在11.4万方车间里采用数字孪生技术,实现毫厘级智能识别分类,并通过光伏微电网实现碳中和生产;智慧物流板块是建设家电行业单体最大智能仓库,全链路自动化缩短交付周期30%

“这里将彻底改变家电‘生产-废弃-污染’的传统路径。”陈晓光向记者团介绍时,背后的施工蓝图正展示着行业首创的“0形立体智能物流闭环系统”——废弃家电进入产业园后,通过智能输送带自动分拣至再生线,再生材料再定向回到材料市场。

屋顶光伏:制造业的“绿色心脏”

走进重庆美的制冷厂区,最引人注目的不是机械臂,而是覆盖2个厂房屋顶12万平方米的太阳能光伏矩阵。这片13.414兆瓦的光伏系统如同工厂的“绿色心脏”,年发电800万度,相当于2556吨碳减排量。

相关负责人打开能源监控平台,实时数据揭示着技术细节:配套4兆瓦储能电站实现“两充两放”,平抑用电高峰波动;光伏供电占比从20%提升至30%,二期扩建后将达1200万度年发电量;通过智能微电网调度,阴雨天绿电供应稳定性超95%

近年来,为提高清洁能源使用占比,重庆美的制冷建设了“分布式光伏+储能”一体化项目,让光伏替代煤电成为公司能源结构的主体。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为重庆美的制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减排成效。

技术突围: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减碳革命

在记者团参观的绿色工艺展示区,25项创新技术构成减碳的“科技武器库”:高频焊接技术淘汰乙炔气焊,单台设备年减碳15%;空压机废热回收系统年节电11万度,相当于60户家庭年用电量;智慧能碳管理系统实时监测2000台设备,能耗异常自动报警。

去年,重庆美的制冷推出的“美的酷省电·一度电系列KS1-1P”荣获2024-2025年度中国空调行业省电领先产品称号。该系列产品的26机和35机,在8小时内的实际用电量都可以达到“一晚低至一度电”的节能效果。

“空调不能为了省电牺牲制冷的舒适体验。”该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系列挂机新品以AI自适应运行技术成功打造出了智能恒温运行模式,以iECO算法,使得空调能实时感知室内外工况温度,及时调整,由此形成的“一键酷省电”便是其五大优势之一。

零碳基因:从单点突破到系统变革

“零碳不是环保口号,而是新的生产力。”在调研行座谈会上,重庆美的制冷相关负责人展示了一组对比数据:通过25项绿色技术落地,公司年减碳量达8243吨;光伏系统贡献的800万度绿电,可满足4000户家庭全年用电。

这种转型正带来经济与环境效益的双赢:万元产值能耗下降6.8%,碳配额连续三年盈余;废气处理率达95%VOCs排放量降低80%;生产废水重金属含量趋近于零,实现“近零排放”。

随着绿色循环产业园的推进,更大规模的变革正在酝酿。该园区建成后,每年可减少电子垃圾污染4.2万吨,并通过“碳账本”系统追踪从建材溯源到日常运维的全周期碳足迹。

当调研团记者登上厂区顶楼,夕阳正为光伏矩阵镀上金边。下方车间里,无人搬运车沿着绿色指示灯轨迹穿梭,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着碳排放强度曲线——32.5%的降幅背后,是25项绿色技术、800万度清洁电力、10亿元产业园投资共同编织的可持续发展网络。

“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从不是单选题。”重庆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如是说。从南岸升起的第一缕阳光照亮光伏板,到绿色产业园深夜施工的焊花,这家企业正用行动证明:中国制造的绿色转型,已在重庆按下“加速键”。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