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导航
您的位置: 首页 > 经开动态

突破 stroke 治疗困境:“血管 - 免疫 - 神经网络” 新范式,为脑保护带来曙光

日期: 2025-10-24
字体:

近日,重庆脑与智能科学中心神经损伤与修复研究团队联合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等单位研究团队,在《EBioMedicine》发表了题为“The vascular immune neural network a new pathophysiological paradigm and the dawn of cytoprotection in stroke”的综述论文。该研究创新性提出“血管 - 免疫 - 神经网络(VIN)”病理生理学新范式,系统解析中风全周期免疫应答规律,为中风脑细胞保护治疗提供全新理论框架与转化方向。

脑卒中作为全球致残和致死的第二大原因,尽管溶栓、取栓等再灌注疗法已革新卒中治疗,但其适用范围有限,且“无效再通”概率高。如何有效将血管再通和脑保护治疗相结合,成为制约中风疗效的关键瓶颈。传统卒中病理认知聚焦于神经血管单元(NVU)和血管神经网络(VNE),强调了血管和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但却因“大脑免疫豁免”认知而忽视了免疫系统在卒中的关键作用。

研究团队整合证据提出VIN新范式并解析卒中全周期免疫应答全景,表明卒中发生发展中,免疫与血管神经网络动态持续交互,不断影响卒中损伤与修复,强调了免疫系统在卒中全病程中的核心作用。同时,团队总结梳理了多种免疫相关脑细胞保护疗法进展,展现了免疫疗法在卒中治疗中的巨大潜力。

总而言之,尽管免疫疗法在卒中治疗中仍面临许多未解决的科学问题与全新挑战,但希望VIN范式的提出,能启发更多关于卒中免疫机制的深入研究,打破现有卒中治疗局限,实现脑细胞保护与血管再通的有效结合,从而改善卒中患者的长期预后。


论文链接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40618510/


神经损伤与修复研究部简介

神经损伤与修复研究部由杨清武教授牵头,团队围绕神经血管发育、偶联、损伤修复机制,研究生理/病理情况下神经血管相互调控基础,探究关键调控信号通路。围绕血管再通开展临床转化研究,阐明脑卒中后神经血管损伤机理,以血管生成、神经血管重建、血脑屏障功能维系为重点针对急性脑卒中后神经损伤机制及脑保护策略开展系统深入研究,研发脑卒中防治创新药物及原创诊疗技术。研究团队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等课题,在NEJMJAMA2篇)等杂志上发表近100篇,单篇最高因子157.3,单篇最高他引412次。获得省部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