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 政策解读

《重庆市南岸区重庆经开区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解读

日期:2022-03-17

一、《规划》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强国和重庆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时期,也是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南岸区、重庆经开区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创新链引导产业链、产业链促进创新链发展,不断拓展发展新空间、塑造发展新优势。通过对全区科技创新发展基础、重点问题深入调查分析,经过详细研究、论证,制定出台本《规划》,为“十四五”时期高质量推进全区科技创新工作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规划》总体思路

南岸区、重庆经开区科技创新面临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与严峻挑战,要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在变局中开新局。《规划》立足于南岸区、重庆经开区发展实际,按照需求导向、创新引领、开放合作、人才为本的基本原则,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动力,把大数据智能化作为科技创新的主方向,推动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高校院所研发能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深化科技创新开放合作,优化科技创新发展环境,推动南岸区、重庆经开区成为重要科技成果诞生地、转化地,全面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三、《规划》提出南岸区、重庆经开区科技创新发展的目标

《规划》提出,到2025,南岸区、重庆经开区科技创新发展步入新阶段,科技创新中心新地标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形成较为完善、适应创新发展的制度环境、政策体系和服务供给,有力推动科技创新引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并从四个方面提出11量化的预期性指标。具体包括:

一是创新成本投入明显提高R&D经费内部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2.77%提升到4%,规上工业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由1.07%增加至1.7%以上。

二是创新主体数量实现倍增。实施科技型企业成长工程,培育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科技型企业达到240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0家。

三是创新平台支撑能力显著提升。市级以上研发平台数量达到250个,市级新型研发机构(高端)达到9个。

四是创新发展成效明显增强。有效发明专利数提升到5000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提升到40件。科技进步贡献率提升至65%

四、《规划》的重点任务部署

《规划》坚持区域发展谋划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按照“七大重点方向”,科学布局重点任务。

一是推动产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突出新一代信息产业技术、先进制造业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等发展引领,增强金融服务业、大健康、大文旅、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等关键技术供给,着力提升数字技术基础支撑、数字产业化水平,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促进数据价值化稳步发展。

二是提升高校院所研发能力。推进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增强高校的原始创新能力,发挥科研院所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高能级科研平台布局建设,加快提升高校研发能力,发展新型科研机构,加速创新资源汇聚,服务国家和重庆市相关重大战略布局实施。

三是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引育创新型领军企业,加速培育科技型企业,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引导龙头企业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共享创新资源、开展协同创新,实施科技型企业成长工程“双高”企业培育工程、创新联合体组建工程,努力打造创新创造的生力军。

四是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实施人才引进培育计划、产业人才攻坚行动,优化创新人才发展环境,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实施更加积极、开放的人才政策,持续聚集人才、激励人才、服务人才,全方位引进和培育各级各类人才。

五是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升创新平台成果转化能力,加快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提升创新创业服务能力,强化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联结,畅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通道,完善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大幅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

六是深化科技创新开放合作。以全局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发展,加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深化重点区域科技创新合作,推动科技军民融合创新,以高水平开放合作推动高质量科技创新。

七是优化科技创新发展环境。完善创新激励政策,提高科技创新政策系统性与配套性,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积极创建国家级、市级特色科普基地,建立分层次、分类别的创新创业活动体系,构建全社会共同推动创新发展的环境。

五、《规划》保障措施

为有序推进南岸区、重庆经开区科技创新发展工作,《规划》提出3方面的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区级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争取市区科技工作会商机制,构建上下协同、资源联动的科技创新工作新格局。

二是加强科技投入。加大财政科技资金投入,提高全区财政科学技术经费投入水平。激励各类创新主体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三是加强监测评估。建立科技创新统计监测机制,开展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和期末总结评估,常态化监测南岸区、重庆经开区科技创新工作进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