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脑”,你知道多少?大脑如果被开发出来,会变得很聪明,会有超能力!脑细胞对写作业很重要!聪明的人神经元会多一些吧……
近日,记者再一次走进重庆脑与智能科学中心,加入到“艺术与脑科学交融之旅”主题研学团队中,聆听了孩童们对大脑的认知,并体验了一把“小小科学家”的“成长经历”。
据了解,《科创新岸线》栏目自推广以来,深受观众和读者喜爱。其中,重庆脑与智能科学中心的神秘探寻和孩子们参与的“科学王者巅峰赛”最受关注。那么,受关注的场所与孩子们喜欢的学习方式相结合,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呢?
活动当天,小小科学家们参观了重庆脑与智能科学中心,面对神经元装置模型,他们提出了疑问:“它的形状为什么会这么奇特?”针对该问题,重庆脑与智能科学中心研学活动负责人龚靖翕介绍,大脑里面有一个细胞叫做神经元。“我们用现有的材质,把神经元细胞构建出来。每一个道具上有不同的光点,光点的运动就好比大脑神经元细胞在处理我们接收到的各种信息,让我们能够准确无误地去判断和辨别。”
重庆脑与智能科学中心是南岸区、重庆经开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打造出的脑科学与类脑智能创新高地。如今,除了组建实验室及汇聚该领域高层次人才之外,还开启了针对青少年的研学内容。
重庆脑与智能科学中心行政副主任李玲玲表示,中心开办以来,一直在努力探索类脑研究与中小学教育的关联,因地制宜地开拓出一套完善且具有鲜明特色的研学课程,希望能为南岸区、重庆经开区乃至全市的中小学学生提供一堂生动形象的科学课程。
目前,中心开展的研学项目,是基于中心联动多方资源蓄势待发的一个开始。在筹备期间,中心多次与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脑创中心交流互动,引入了先进的教育实践理念与创新的课程体系,再结合重庆脑与智能科学中心的实际情况,打造出了具有重庆地区特色、主题鲜明、内容丰富且符合重庆中小学学生的研学实践教育活动。
众所周知,研学活动已被纳入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成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重庆脑与智能科学中心推出研学实践活动,无疑又将开启一场头脑风暴,把科学研学实践和艺术科学课程有机融合,让孩子们在真实的情境之中,体验、合作、探究,既培养了动手动脑能力,同时也增加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回到顶部